主要从事光伏行业智能化装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目前产品已远销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韩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8月,广东欧昊通过增资,一举成为重庆财信的第一大股东;2个月后,碧桂园服务将重庆财信孙公司财信智慧生活服务集团100%的股权拿下。不同于其他高调切入新能源赛道的房企,碧桂园此前从未透露过布局光伏产业的意图。
彼时,尚排名在行业五强之外的碧桂园,一心在地产领域冲规模,忙于在全国和海外(主要是马来西亚)跑马圈地,鲜少将目光投向其他领域。在光伏产业,碧桂园并不完全是菜鸟。例如,广宇发展(SZ:000537)2021年9月公布通过与控股股东进行资产置换的方式,决定将主营业务由房地产开发销售转型为风能和太阳能投资、开发和运营。不过,财熵通过梳理碧桂园旗下子公司和关联公司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一些不为人注意的业务运作,拼凑出了这家头号房企的光伏版图,或者说野心。因为现在房屋建筑的建材是高耗能的产品,未来想要向低碳领域发展,发展智能建筑绿色低碳的概念就很好实现了。
保利和碧桂园孵化的新能源公司成立 图源网络一家新注册公司,将碧桂园(HK:02007)布局光伏的隐秘图谋置于聚光灯之下。财熵了解到,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集中应用于工商业厂房的屋顶。双反之后,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光伏产业逐步恢复元气,并涌现了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等众多冉冉升起的新星。
当然,实行一体化战略的组件CR5市占率愈发提升,也迫使通威股份必须向掌控终端客户的组件环节延伸。以目前在部分欧洲国家畅销的黑组件为例,由于其与深色屋顶搭配更为美观,因此相较于常规PERC组件获得了更高的溢价水平。例如,隆基绿能的一体化是建立在单晶技术红利下,内部融资能力大幅提升基础之上的。其中,光伏装机量至2025年翻一番达到320GW以上,至2030年接近600GW,并实施屋顶太阳能计划,分阶段在新建公共和商业建筑、住宅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横店东磁在近期举行的投资者线上交流会中直言,公司原计划2023年Q4将实现IBC组件的规模出货,但当下批量试产的良率难以控制,预计量产时间会有所推迟。按照美国光伏行业协会(SEIA)制定的光伏行业发展路线图,至2030年,美国光伏发电占比将达到30%。
其中,欧洲市场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60.1GW,占比高达56%。而根据Wood Mackenzie发布的《美国光伏市场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仅为4.2GW。9月份,欧盟宣布拟制定能源系统数字化计划,计划提出在2030年前,欧盟将投资5650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结束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并要求至2029年末,所有商业和公共建筑的屋顶,以及新住宅建筑上均要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曾经叱咤一时的英利、尚德和赛维,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均通过转型一体化建立了成本与规模优势,并成为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
进入十月份,光伏企业的三季报如期而至。晶科能源、通威股份等光伏巨头均明确表示,目前TOPCon已经初具经济性,而HJT受设备、银浆等成本高企的影响,尚需1-2年的缓冲期原材料高出一截,市场缩小一截,比亚迪、无锡尚德们掉进了原材料外购+市场外置的大坑。2018年,中国光伏补贴的拖欠缺口超过了600亿元。
比亚迪的选择和当时很多厂商一样,签订长期以固定价格采购硅料、硅片等原材料的合同:2010年10月,与硅材料供应商江西赛维LDK签订为期一年的合同:买方以65万元/吨的价格向卖方采购3,000吨多晶硅材料;2010年12月,与多晶硅硅片供应商苏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为期五年的合同,累计采购36100万片多晶硅硅片;同月,与海外原材料生产厂商MEMC签署为期五年硅片采购协议,具体数量年报未披露;很明显,比亚迪试图在多晶硅疯狂涨价之时,用更低廉、更充足的原材料储备去迅速扩展产能。谈到异质结技术与TOPCon技术路线时,太阳能业务总经理毕国忠表示,只有HJT能帮助比亚迪尽快跟上行业步伐。
但好景不长,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出了First Kill:金融危机大背景之下,欧美光伏需求骤减,多晶硅价格直线下滑比亚迪、无锡尚德等厂商不得不以双倍价格继续从MEMC购买硅料,做着亏本买卖。在隆基的带领之下,各路厂商们也开始奔赴技术的浪潮。
从2013年开始,关于光伏的业务回顾大体都是一个意思环境差、市场竞争激烈,目前亏损在大幅收窄。从2013年起,隆基绿能在产业链的多个环节降本增效:硅料环节,突破多次装料拉晶技术,将单晶硅成本限缩至与多晶硅持平的水平;硅片环节,突破金刚线切技术,大幅减少生产成本;电池片环节,采用的PERC技术路线,效率比原有路线高出近40%到2019年底,隆基单晶硅的产能和出货量已全面超越多晶硅,成为了硅片、组件的双龙头,改写了光伏行业格局。除此之外,2011年欧美的双反政策历历在目,出口遭遇到巨大阻碍。细扒了年报才发现,该业务一直被比亚迪淡化:除了2011年的招股书,其他的年报中关于该业务的情况一直被放在汽车、手机部件业务之后的二次充电业务里。其中在国内做过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在其官网上能看到的:2014年,比亚迪参与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发电与光伏农业综合开发一体化项目中国陕西合阳桂花能源150MW项目。而当时,中国的分布式项目装机规模已接近10GW。
那么,此次在巴西光伏组件突破200万块产能的大好成绩,是否意味着比亚迪光伏离见到光,实现新能源王国的梦想并不远了?巴西,比亚迪的心头好太阳能发电这一片前途光明的市场,比亚迪起初节奏安排得十分紧凑:2007年,比亚迪开始研发太阳能技术;2008年,建立比亚迪太阳能公司,同年搭建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产线;2010年,王传福制定了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为主导的新能源规划;同年开启了出海之旅。故自2020年以来,比亚迪分别入股了目前正在研究TOPCon、异质结技术的阿特斯和金石能源,希望能够补充自己的产业链,但这两家自己也有光伏组件产品的输出,比亚迪很难掌握话语权。
比亚迪也不例外,在2020年入股阿特斯,布局TOPCon、异质结技术路线,实现更好的转换效率;2021年开始自研大尺寸半片光伏组件技术,降低了系统成本。(全球各国光伏发电情况 图源:全球光伏微信公众号)二是巴西确实是一块埋着金子的沃土。
稚嫩的比亚迪光伏,连着掉进两次大坑,闷声亏大钱。在2011年之后,国家开始拯救光伏产业: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宣布将按0.35元/度电的标准补贴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为行业给予了资金支持;2013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宣布将光伏产业的发展重心转移到扩大国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上来,并将未来两年内的光伏装机目标上调66%。
产品力竞争力不够还体现在其功率、转化率相比头部几家产品还有差距在今年9月份拉美展上,比亚迪公布的一个产品最高达到705W+,而在2021年头部们已达到该水平。当时被安排到巴西开拓市场的李铁(现比亚迪巴西分公司总经理),表示若能做精巴西市场,再去其他国家,遇到的挑战就会相对小一些。我们可以合理猜想,汽车销售渠道也给予了光伏一定的帮助。但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光伏市场,一时承受不住扩产的热情:要补贴的速度远大于电站带来收益的速度。
(截止2021主流组件企业高功率产品布局情况 图源:TrendForce集邦咨询)当产品本身不足够硬核,忧患将始终伴随当国内厂商陆续带着团队和铲子卷到巴西的时候,比亚迪先发的渠道优势很有可能会被吞噬,其新能源的伟大蓝图也就得不到验证。比亚迪在此期间,拿了不少补贴。
光伏,闷声亏大钱当我们把视线从巴西拉回到全球,发现比亚迪整体光伏业务至少从2013年以来,一路都在亏亏亏。再回到开头我们说到的,比亚迪光伏进军巴西时的战略布局若能做精巴西市场,再去其他国家,遇到的挑战就会相对小一些。
并且其海外布局也有在开展,尤其是在巴西力度较大:建厂+扩产线+建立研发中心。那么为何是巴西?一是更大的市场欧洲、美国已然是红海。
换句话说,巴西,成了比亚迪光伏的破局点。凭借着5年的经营和巴西自带日照BUFF,比亚迪在巴西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根据能源研究机构Greener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巴西光伏组件进口量排名统计中,比亚迪超过了隆基和晶澳等龙头企业,达到了426MWp。2011年,超过350家企业宣告破产,登顶过全球第一的无锡尚德在2013年彻底崩盘。(光伏组件指数情况 图源:同花顺财经)2004-2011年,国内厂商以加工厂的身份开启第一段光伏探险之旅,普遍将原材料+市场放置海外。
自此,海外成为比亚迪光伏今后的战略重地。做得更早、野心更大的初代光伏巨星无锡尚德,也是这一条路线:无锡尚德在2006年与MEMC签订十年长期合同之后迅速扩产,其战绩十分辉煌在2008年尚德光伏组件产量翻了10倍,成为全球产能第一的光伏组件企业。
如此看来,其光伏产品或许需要汽车、储能业务的加持,才会得以快速发展。出海十余载,比亚迪总算熬出了点成绩在2020年超越隆基、晶澳成为巴西光伏组件市场第五名。
于是国家开始及时止损: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等主管部门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表明,从5月31日起,中国有补贴的分布式项目将从不限制建设规模收紧为全年10GW。近日,比亚迪能源巴西分公司宣布,其光伏组件累计产量突破200万块,让很多人大吃一惊:比亚迪原来还做光伏?殊不知,比亚迪的光伏梦早就开启了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在2010年表示,未来的日子里,人们将住着比亚迪建造的,用光伏、储能系统发电的新能源住宅;开着比亚迪生产的电动汽车;这些住宅都可以为比亚迪电动汽车充电。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